心脏病认知的两大误区
(1)“心绞痛”都是“心象刀绞一样痛”吗?——不是
“心绞痛”这个词很容易让读者产生误会,以为"心象刀绞一样痛",因而延误治疗。其实,40%的心绞痛是非典型的,仅仅表现为胸部闷、憋、堵、胀、发热等等,即一般的胸痛(chest pain),部位在心前区、胸骨后,有拳头大小,发病过程持续一两分、三五分钟,停下来歇一会儿就好了,但其深层危险依然存在。60%典型的“心绞痛(Angina)”才是心肌急剧、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症,患者有压榨、紧缩的疼痛感、烧灼感或钝痛感,有人说“心象刀绞一样痛”,有人说“有一只大象在里头踩”,常伴有焦虑或濒死的恐惧感,部位在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,常放射至左肩、胳膊、背,每次发作的疼痛部位都是固定的。最常见的诱因是情绪激动,如焦急、愤怒、幽会或性交时的过度兴奋等,此外是饱餐、运动、洗澡、便秘、寒冷、血压过高或过低。
(2)心脏病、脑中风都是有症状和警讯的吗?——不是
不少冠心病患者从来没有症状。"无声的心肌供血不足"(Silent Myocardialischemia)就是指心脏动脉输血不够,氧气不足,形成无警讯的心肌梗塞、脑中风。2003年,美国史丹福大学心脏科教授Antonio Q. Chen的研究引起美国心脏协会的高度重视,他发现,美国亚裔在心肌供血不足时,不象白人那样有明显的胸痛感,而只是疲倦、气喘、心跳加快而已,如果忽略这些“无声”的警讯,将非常危险。
于是我们看到,三藩市山景城28岁华裔工程师尼古拉斯.吴在参加越弯马拉松长跑(Bay to Breakers)时,无任何症兆心脏病发作,口吐白沫,猝死在金门公园;中国大陆一位科技精英、集团公司总裁突发急性心肌梗死、心源性猝死而辞世,年仅五十出头,死前没有症状。无怪乎在美国医院受诊,当医生问“从一到十,你的胸痛(chest pain)程度是几?”时,华人总是说“二至三,不是很痛。”而检查亚裔或华人的心电图(EKG),经常查不出什么毛病。
最先研究心脏病、脑中风无警讯因素的是2002年11期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上发表的一篇专题论文,该文认为心肌梗死、脑中风无先兆突然发作的原因是心脑血管中存有一种尚未爆发的“无痛苦炎症”,它发端于心脑血管“脂纹斑块(Fatty Deposits)”中所含的大量炎性细胞,破裂的脂纹斑块启动血小板,形成“血栓(Blood Clot)”,堵塞血管,使心肌或脑部缺血缺氧,引发心脏病、脑中风。或者说,血管硬化的人,一旦“脂纹斑块”外衣破裂,血液里的血小板就会游过来帮忙止血,血小板越聚越多,形成血栓,造成心肌梗死(见图)。